IOSG|政策转折与市场变革:美国加密货币监管框架分析
2025-09-02 16:30:46

作者|Sam @IOSG

引言

在过去三年中,美国对加密货币的立场已发生显著转变——从早期以执法监管为主、相对不友好的态度,逐步转向更具建设性、以规则制定为先的监管模式。这一政策转向不仅是推动加密货币广泛应用的重要动力,更是促进行业下一阶段增长的关键催化剂。

对投资者而言,当前需重点关注以下进展:《GENIUS 法案》已正式生效,为支付型稳定币确立了基础监管框架;众议院通过的《CLARITY 法案》将明确界定代币由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(CFTC)或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管辖的标准;行政命令正推动监管机构开放 401(k) 计划对加密资产的投资渠道;而众议院通过的合格投资者考试改革方案,有望扩大私募加密交易参与者的准入范围。

CLARITY 法案

CLARITY 法案通过确立区块链系统是否获得 SEC 认证为“成熟系统”的核心标准,明确划分数字资产应归类为“数字商品”(CFTC 管辖)或证券(SEC 管辖)。若系统被认证为成熟,其原生代币可作为数字商品在 CFTC 监管下交易;其他链上资产则维持原有属性。

何为“成熟系统”?

该法案明确规定了七项“成熟性”认定标准:

  1. 系统价值:市值由实际采用/使用驱动,价值机制基本完备

  2. 功能完备:交易、服务、共识机制及节点/验证器操作均处于实时运行状态

  3. 开放与互操作性:系统开源,核心活动不存在单方面排他性限制

  4. 程序化系统:规则由透明代码强制执行(无自由裁量操作)

  5. 系统治理:无单一主体/集团可单方面修改链上规则或控制 ≥20% 投票权

  6. 公正性:无特殊特权(仅允许通过去中心化流程进行修复/维护/安全操作)

  7. 分布式所有权:发行方/关联方/相关人士合计持有量 <20%

下表概括了数字商品(CFTC 管辖)与证券(SEC 管辖)在实际监管中的核心区别。CLARITY 法案框架基本延续现有监管分工,但为资产从 SEC 管辖向 CFTC 转移提供了明确路径——一旦底层链满足上述成熟性标准,相关数字商品即可转入 CFTC 监管体系。

随着法定框架的确立,实际关键在于《CLARITY 法案》对各加密领域的具体影响。

- 未来财经